用户名: 密码:
液氨综合年报】【 液氨行业会议专题】【液氨周报
2006中国(慈溪)聚酰胺产业链技术与市场论坛会议在慈溪召开 - 新闻动态 -
  您的位置: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 业界动态

2006中国(慈溪)聚酰胺产业链技术与市场论坛会议在慈溪召开

作者:xhcen  来源:液氨网  时间:2007/1/10  阅读:2059次】
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信息中心和中石化集团公司聚酰胺技术开发中心联合主办,宁波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06中国(慈溪)聚酰胺产业链技术与市场论坛”会议于2006年12月14-15日在慈溪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聚酰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锦纶专业委员会邓军秘书长到会,并作了《2006年锦纶行业运行分析》报告,他着重就2006年1-10月锦纶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当前锦纶行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十一五”锦纶行业发展目标与方向三个方面对我国锦纶行业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聚酰胺产业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

  2005年,全球尼龙的总需求量约为710万吨。其中:尼龙6为410万吨,尼龙66为270万吨,其它品种为30万吨。预计2006年的增长率为3.5%,主要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推动,特别是中国和印度。预计在2005—2010年期间,全球尼龙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5%。2005年亚洲尼龙的需求增长率为8%,在全球的份额中占30%。

  全球尼龙耗用中,纤维占60%以上,共约445万吨。其中:纺织长丝占31%,地毯长丝占13%,高强长丝占13%,短纤维占6%。按品种来说尼龙6纤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尼龙66纤维为2%,树脂和薄膜为7%—10%。目前中国尼龙纤维产品结构为:尼龙66与尼龙6比例为15:85;长丝与短纤的比例为92:8;工业用和民用的比例为52:48。

  2005年世界尼龙66盐的产量为337.5万吨。英威达公司、首诺公司、杜邦公司和罗地亚公司为世界著名的几大尼龙66盐生产商,这几大公司的产量占到世界全部产量的80%,它们的产量分别为110万吨、56万吨、44万吨和42万吨,中国神马集团公司的产量为10万吨。

  已内酰胺的需求在经历了2003年的下降后,2004年到2005年已开始复苏,2004年,全世界己内酰胺的实际生产能力约为415.2万吨/年,消费量约为389.0万吨/年,装置开工率高达94.5%。2005年世界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达到442.2万吨,其消费量也将突破400万吨,其装置的开工率已超过90%;2006年,欧洲和美国对它需求将上升3%。但是,欧洲却受到了地毯业下降和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取消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尽管受到中国台湾和韩国的纺织长丝重组带来的负作用,2006年我国已内酰胺的需求仍超过10%。全球产销处在高度不平衡的状态中,约有20%需从产地远距离地出口,主要是送往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05年中国进口已内酰胺达49万吨。2007年,虽有一批已内酰胺项目(包括聚合)要在亚洲扩建,但供应仍不足。2010年生产能力将约为500万吨,需求量将达到460万吨,预计今后5年已内酰胺的增长率将低于全球GDP的增长率,2006-2010年世界己内酰胺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将为4%左右。

  2005年在国际原油及尼龙原料高位运行的状况下,我国尼龙行业:产能产量增速明显减缓,产量增长7.23%,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产品价格随原料价格波动,但幅度大大低于原料;尼龙进口小幅下降2.63%,出口大幅增长42.89% 但出口量占产量比仍较小;原料进口继续增长,短缺矛盾继续加剧;全行业经济效益略有增加,整体运行质量继续改善和提高。

  我国尼龙原料生产企业相对较少,已内酰胺生产企业仅有四家,分别是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巴陵石化分公司、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和巨化集团尼龙厂,其中南京东方和巴陵石化分别在2005年进行了装置扩能,年产能都达到了14万吨,而石家庄化纤在2006年也会将能力扩增到年产14万吨,只有巨化尼龙厂的能力为0.7万吨。2005-2006年期间,在各生产企业完成扩建以后,国内已内酰胺总产能将达到45万吨/年左右。预计2006年到2011年,我国已内酰胺产能将分别达到38万吨及52万吨,产量为31万吨及44万吨,其开工率将维持在92.1%及96.1%左右。

  我国生产尼龙66盐的企业就更少了,只有神马集团和辽阳石化两家。神马集团在2005年下半年相继有年产10万尼龙66盐项目和年产2万吨尼龙66切片连续聚合项目建成投产,使神马集团的尼龙66盐总产能达到20万吨的规模。同时在2005年12月,20万吨尼龙66盐成套项目开工建设,预计2007年建成设产,届时神马集团将会有年产30万吨的尼龙66盐的规模。另外辽阳石化也有4.5万吨的尼龙66盐生产规模。

  当前我国尼龙行业的发展面临几个难题,一是原料国产能力不足,依赖进口严重;二是企业规模小,产品开发能力欠缺;三是市场份额被其它纤维挤占;四是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由于我国尼龙产品差别化率低,故而这个市场就拱手让给了外国产品。我们的企业只能在大路品种中争得头破血流。另外还有一个关税倒挂的影响:在我国加入WTO时,在关税减让承诺中,合纤的减让幅度大于合纤原料(至2004年,我国尼龙纤维的法定关税到降到5%,己内酰胺的法定关税为9%),这种关系给我国尼龙行业造成很大地冲击。以上种种,都是阻碍我国尼龙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聚酰胺工程塑料等非纤领域还大有潜力

  聚酰胺链中,因其原料工业生产技术到目前还没有重大突破,其成本和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使得聚酰胺切片的成本大大高于聚酯切片,严重制约聚酰胺纤维的竞争力,其市场增长缓慢,但由于作为工程塑料等非纤用途的拓展,使得聚酰胺工业仍然充满活力和生机,呈现蓬勃发展的前景。

  从需求动向来看,2004年由于汽车部件大型化和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包装薄膜用途的扩大,全球尼龙6、尼龙66的年增长率为4%~5%。2004尼龙树脂市场中,日本市场增长缓漫,中国市场快速增长,欧美市场增长稳定。2005年全球尼龙用于工程塑料领域尼龙为110万吨,尼龙66为88.8万吨。预计今后尼龙树脂在汽车和包装薄膜的消费量将会稳步增长。预计到2010年,尼龙6年均市场增长率:日本增长4%;中国汽车用途增长40%,电子电气增长9%。尼龙66年均市场增长率:中国汽车用途增长12%,电子电气增长7~8%。预计中国整个尼龙树脂将以10%的速度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聚酰胺工程塑料产能逐步增长,2005年中国PA6和PA66的产能已达到130万吨,其中主要是合成纤维级,但可以利用原料优势转向塑料级产品的生产,这样为我国聚酰胺工程塑料提供了一定的原料优势。目前,我国聚酰胺工程塑料主要品种有PA6、PA66、PA1010、PA11以及各种改性品种。

  由于工程塑料发展的历史原因,我国聚酰胺工程塑料的需求量尚没有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2001年我国聚酰胺工程塑料市场需求量约为100kt,据业内专家预计,2004年我国聚酰胺工程塑料的需求量超过150kt。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电气、薄膜等工业。2002~2005年国内市场聚酰胺的需求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13%之间。2005年中国尼龙工程塑料总消费量为22万吨,其中尼龙6约15万吨,尼龙66约6万吨。2006年中国尼龙工程塑料总消费量为26万吨。聚酰胺工程塑料以注射成型为主,而 PA6与PA66的成型加工工艺不尽相同,PA66基本都采用注塑加工,占95% ,挤出成型仅占5% ;PA6注塑成型占70% ,挤出成型占30% 。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多条高档轿车生产线的投入使用,为我国聚酰胺塑料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另外,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尼龙膜工业,其年生产能力己超过4万吨,这也将为我国聚酰胺工业发展作出不小的贡献。

免费注册会员
有价值的内容服务
优先发布供求合作信息
热点文章排行
·最新液氨价格
·国际液氨价格大幅飙升
·液氨知识
·“液氯”介绍
·2014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冷库..
·中化在宁建国内最大氮肥基地
·价格表1(化肥企业)
·2010年我国液氨市场预测分析
·近期甲醇市场价格行情述说
·从销售价分析今年液氨走势
·山东胶州查液氨使用单位19家查..
·贵州化肥厂发生液氨泄漏 六千群..
·2月份液氨市场供求动荡
·液氨槽车灌装标准操作法
·2006年度液氨市场预测
·国内液氨市价呈上涨趋
·液氨事故应急预案
·中国谷氨酸味精行业跟踪
·中国化肥行业从何处突围
·罐车侧翻液氨泄漏 消防17小时紧..
·上篇新闻:山西晋城市“煤转肥”正成为又一支柱产业
·下篇新闻:2006年液氨市场初步分析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新闻  
·氨分解制氢 2021/8/25 14:24:17
·液氨密度 2021/8/25 8:52:37
·液氨化学性质 2021/8/25 8:51:33
·液氨蒸发器的控制系统是如何进行运作的 2021/8/24 8:36:05
·液氨蒸发器管板防腐的材料该如何选择 2021/8/24 8:31:03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

关于我们 | 市场调研 | 专题新闻 | 液氨周报 | 网站广告 | VIP申请 | 市场行情 | 网站制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2-2020 中国液氨信息网 技术支持:新华世纪网 冀ICP备12022358号-2 电话:0311-87700840
本网有部分文章或信息来自其他网络或媒体,如有侵权或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以便我们第一时间内删除相关内容。E-mail:7796195@163.com